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教育>>工作动态>>正文

喜报!我院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再创佳绩

发布日期:2025-09-10  浏览次数:[]

各位领导、老师: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在此次申报工作中再创佳绩,共获批立项3项,获直接经费支持合计109万元。其中面上项目1项,较去年增长100%,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2 项,立项数量占全校中标总数的23.08%,覆盖全校药学科100%的项目,立项数量及资助强度稳居全校各部门前列。本次我院获批的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精准聚焦于人参产业发展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涵盖了从种质资源创新与病害防控到活性物质作用机制与产品开发的关键前沿领域,深度契合国家中医药现代化与生命健康战略需求,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发展趋势。

近年来,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始终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与组织工作,在校院两级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全链条布局、有组织推进、高质量提升”的工作总思路,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作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抓手,早部署、早动员、早行动。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工作中,学院围绕人参及中药材研究与开发这一核心方向,着力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攻坚团队,大力推动“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基金项目”三者深度融合,致力于形成“以项目培育和凝聚团队、以团队建设和强化平台”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通过提前布局、多轮精准辅导、实施专家盲审等创新机制,多赛道深入挖掘本院科研人员的申报潜力,实现了对项目申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升了项目申报书的质量与竞争力,为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与制度基础。

一、提前布局谋划,强化有组织科研

学院深刻认识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提升人参院基础研究水平、支撑学科发展、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性,坚决摒弃“被动等待、散兵游勇”的传统模式,变“自发申报”为“主动谋划”。自2024年9月起,学院即开始系统性谋划2025年度国自然申报工作。通过分析往年申报与资助数据,结合我院在人参研究领域的特色与优势,明确了申报重点方向,有意识地组建和培育跨学科科研团队。全面梳理了院内符合申报条件的科研人员,特别是针对青年博士和具有良好研究基础的科研团队,进行了重点动员和潜力挖掘,确保“应报尽报”。

二、精心组织安排,多层次辅导提升

为提高项目申请书的质量,我院科研办组织了多轮次、多层次、针对性强的申报辅导活动。学院先后组织了四轮学院范围内专题辅导,一是通过邀请资深基金评审专家,就国自然的政策动向、评审要点、申请书的整体构思与科学问题属性凝练进行了宏观指导和通用规则解读;二是按学科方向分组,邀请校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进行深层次、分方向的面对面指导,从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到创新之处,进行“一对一”修改;三是创新性开展领域专家盲审,在省内外邀请专家从创新性、可行性及申请人科研实力等多个维度,提供了详尽且富有建设性的书面盲审反馈;四是在申请书提交前,针对形式审查、预算编制、代表性成果选择等细节问题进行最后阶段的冲刺培训和答疑。

三、强化资助支持,优化科研梯队格局

为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报,我院提前组织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申报活动,明确了对申报项目的配套支持政策,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申报热情和创新活力。

本年度国自然项目的成功立项,标志着我院形成了“资深专家攻坚产业重大难题、青年才俊引领前沿交叉创新”的立体化科研梯队格局,充分证明了我院科研人员的学术实力和创新活力,是我院科研实力稳步增强、组织效能持续优化升级的鲜明体现,也是我院科研组织管理效能提升的有力见证。接下来,我院将继续以服务国家中医药现代化和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人参及中药材领域重大科学前沿与关键技术问题,持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将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机制改革,促进高水平科研创新与产业应用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力争承接更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为提升人参科学研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下一条: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关于启动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电话:0086-431-86763968/86763969 邮箱:jlpg2018@ccucm.edu.cn

微信公众号

手机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