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远志社区(东)科研育人平台建设,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创新学术交流机制,于3月24日上午在远志社区(东)成功举办“研思相会”学术交流活动。活动特邀学院党委书记孙佳明教授、中药质谱分析专家郭云龙及药物分析学专家戴雨霖组成专家指导组,对本次主讲研究生进行了专业指导。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由2023级研究生徐亚楠和2024级研究生及文召进行分享,及文召从研究背景、制备工艺、实验流程、实验结果及结果讨论五方面,介绍了一种固体分散体超临界抗溶剂技术是如何促进药物释放及其验证方法;徐亚楠基于临床表现、肺纤维化形成机制、临床判断标准三方面介绍了肺纤维化的相关机制。本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通过高质量的文献分享,充分展示了我院研究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精神,有效促进了学院学术交流水平的提升。


学术指导环节,点评组专家对两名研究生的文献汇报进行了深度把脉。专家团队高度评价汇报内容的学术深度与逻辑严谨性,特别针对文献研读方法论提出三维提升路径:在文献研读过程中,应当主动学习顶尖学者的学术思维,关注前沿领域的学者研究,从时代性、延续性中提炼研究逻辑共性,并建议同学们在解析文献时,既要梳理作者的相关学术成果,也要剖析其研究方法对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启发,推进更具前瞻性的理论支撑。

未来,人参院将以远志社区(东)建设为抓手,依托杏林“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研究生学术科研品牌活动,着力打造“学术生活共同体”,在完善硬件载体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三维浸润工程”——通过学术导师驻区制、科研资源共享联、学术文化培育站等特色模块,邀请学校科研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围绕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知识的普及,通过专题讲座、科研实践、项目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化学生对学术科研的理解与热爱,助力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激发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研究生会指导教师、研究生会负责人及部分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